多环芳烃(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)是煤,石油,木材,烟草,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等有机物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挥发性碳氢化合物,是重要的环境和食品污染物。迄今已发现有200多种PAHs,其中有相当部分具有致癌性,如苯并[a]芘,苯并[a]蒽等。PAHs广泛分布于环境中,可以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发现,任何有有机物加工,废弃,燃烧或使用的地方都有可能产生多环芳烃。
国际癌症研究中心(IARC)(1976年)列出的94种对实验动物致癌的化合物,其中15种属于多环芳烃,由于苯并[a]芘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环境化学致癌物,而且致癌性很强,故常以苯并[a]芘作为多环芳烃的代表,它占全部致癌性多环芳烃的1% - 20%。
仪器、试剂与材料
主要仪器设备
试剂材料
大米基质提取
取2 g试样于50 mL离心管中,加入10 mL正己烷,涡旋震荡30 s后,放入40℃水浴超声30 min,以4500 r/min离心5 min,吸取上清液于40 mL玻璃瓶中,离心管下层用10 mL正己烷重复提取1次,合并提取液,氮吹(35℃以下)除去溶剂,吹至近干。
样品净化
在上述氮吹完之后的玻璃瓶中加入4 mL乙腈,涡旋混合30 s,倒入到QuEChERS净化管中,涡旋混合30 s,4500 r/min离心3 min,取上清液于10 mL玻璃定量管中,离心管下层再用2 mL乙腈重复提取1次,合并净化液于玻璃定量管中,氮吹蒸发溶剂至近1 mL,用乙腈定容至1 mL,混匀后,过0.22 µm PTFE-Q针式过滤器,待检测。
色谱条件
色谱柱:Venusil PAH,5 µm,200 Å,4.6 × 250 mm;流动相A:水;流动相B:甲醇;柱温:30℃;进样量:20 µL;流速:1.2 mL/min;PMT增益:10。
结论
本实验重现了大米中多环芳烃的国标方法,并结合液相色谱-荧光检测器对加标量为0.25 mg/kg的大米样品进行了检测。实验结果表明,对于加标量为0.25 mg/kg的大米样品,多环芳烃的回收率在70% ~ 105%之间,且变异系数小于10%,能够满足检测要求。说明QuEChERS净化填料可以用于大米中多环芳烃的检测,且稳定性良好。
更多> 检测实验 试验
0 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