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分析仪器,用于鉴定和量测样品中元素的含量。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火焰将样品中的元素原子化。元素在特定波长下会产生特异性吸收。测量这个波长下的吸光度,进而计算元素的含量。
粽子中大米微量元素铅的含量反映了大米的质量和安全性。铅是一种重金属元素,对人体有害。食用受铅污染的大米可能会导致铅中毒。所以,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大米中铅的含量,可以评估其质量和安全性。结合硝酸-氯酸混酸萃取可有效测定到大米中微量铅元素。
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粽子中大米微量元素铅的含量测定步骤:
取适量粽子样品(大米),采用硝酸-氯酸混酸进行制样,冲调成100ml液体。此时大米中的微量铅会萃取到溶液中。
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,空气-乙酸火焰,测量样品溶液在铅特异吸收波长217.0nm时的吸收值。
制备铅标准品溶液,采取标准铅标准品,制备不同浓度的铅标准溶液,分别测量其火焰吸收值,绘制标定曲线。
根据粽子样品溶液的吸收值,配合铅标定曲线,计算出样品溶液中铅的含量,进而求得大米中的微量铅含量。
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粽子中大米微量元素铅的含量主要特点:
根据铅元素在特定吸收波长下的吸收强度和Beer-Lambert定量分析法, 利用铅标准标定曲线,能够准确测量大米中铅的含量。
更多> 测定实验 测试试验
0 评论